1946年,有一位名为华特?贝尔德的人为美国军方做了一个直径15m的圆形充气雷达罩,可以保护雷达不受气候侵袭,又可让电波无阻的通过,从而使相隔了19年的专利付诸实用。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工业产业。
在1956年以后美国一共建立了约50多家的膜结构公司,制造各种膜产品,用做体育设施、展览场、设备仓库、轻工业厂房等,不一而足。但多因设计不周全,或制作粗糙,或是业主维护不当,以致造成许多不幸事件,大多数的工厂亦因之倒闭。 1960年间,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弗赖?奥托先生,先后于1962和1965年发表了研究膜结构的成果,并同帐篷制造厂商合作,做了一些帐篷式膜结构和钢索结构,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是1967年在蒙特利尔博览会的西德馆,其在欧洲,尤其是德国,可以说是开了膜结构构商业化的先河。1968年,美国纽约的建筑师布罗迪和哥伦比亚的大卫?盖格教授合力争取到了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的设计权。原先的经费2500万美元,被一再消减到250万美元,此设计组承受了无比的挑战,在穷则变,变则通的情况下,将基地挖一大坑,将废土堆在四周,筑成围墙,其上浇注一混凝土压力环,将钢索网固定在环上,再将膜布固定在钢索网上,加以充气,就做成了9290平方米的展览馆,从而开启了气撑式膜结构的新页。1968年到1987年之间,有
8座室内运动馆是以此方法设计建造的。“水立方”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,除了地面之外,外表都采用了膜结构———ETFE材料,蓝色的表面出乎意料的柔软但又很充实。国家体育馆工程承包总经理谭晓春透露,这种材料的寿命为20多年,但实际会比这个长,人可以踩在上面行走,感觉特别棒。